18779588435(黎老師)
這一篇文章,江西播音主持培訓的老師并不想讓大家看有關專業方面的內容,這是一篇讓老師覺得有必要看一看,而且去思考一些的文章。
都說醫院是生死橋。生與死,悲與歡,軟弱與堅強,殘忍與溫柔,每天都在這里發生。醫者每一天,都在人性的邊緣看盡世間百態。在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,最艱難的選擇,隨時都在上演。
醫院是一個神奇的地方,它是一個人的起點,也可能是一個人的終點。
宛如一面鏡子,進來之后,照盡生離死別,人情冷暖,還有赤裸的人性。
一
三年前,一位農民帶著身患腎臟惡性腫瘤的女兒四處求醫,被多家醫院拒收,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到一所大醫院,跪地哀求醫生。
一位泌尿外科醫生明知道這個手術風險太大,治愈率幾乎為零,但還是動了惻隱之心。
經過精心手術,女孩身上15公分的腫瘤被完整地切了下來,但在縫合的過程中,患者突發呼吸心跳驟停而死亡。
經過專家的鑒定,醫生沒有任何過錯。
但家屬不依不撓在醫院打橫幅,跪在地上抱住出門診醫生的大腿哭喊:你把我也殺了吧。
糾纏了將近一年,這名醫生再也無法集中精力工作,患上抑郁癥,最終跳樓自殺。
4月大的男嬰,因反復咳嗽高熱40余天入住某醫院,醫院診斷了病因,建議家屬完善相關檢測,家屬拒絕。
父母將孩子丟棄在病床離開醫院,醫生打的電話多次無人接聽。
在醫護人員告訴他們,丟棄孩子屬于遺棄罪后,家屬回到了病房。盡管醫生反復交代檢查和繼續治療的必要性,但他們依然執意要求出院。
后來孩子父母再次來到醫院將孩子丟在急診科后失蹤。
孩子病情危重,醫務人員在無人繳費的情況下開始實施搶救。
孩子父母受訪時稱“孩子其他的治療我們都沒有參與意見,是因為醫護人員沒有聯系我們”,他們向記者展示了僅有的幾條短信:“孩子正在搶救速來”,“寶寶搶救無效已轉送太平間”。
但據移動提供的通信詳單顯示,醫院實際上一共向孩子父母和爺爺發送了25條短信,“因為打不通電話,我們才會發短信告知?!?/span>
孩子入院后,家長只出現了兩次,一次是來簽字同意用藥,一次是孩子病亡。
醫院為孩子治療并墊付3萬多元醫療費;孩子搶救無效死亡,家屬要求醫院賠償30萬。
孩子奶奶在科室門口大哭:“你們是怎么把孩子弄死的?你們要坐牢!要償命!”
醫生當時就問要不要尸檢明確死亡原因,家屬拒絕了。
醫院收了一個不到30歲的高危產婦,之前有兩次流產經歷,這次在引產的過程中,子宮破裂,大出血,連羊水都是血紅色。
當時最壞的情況是產婦和孩子都保不住。
醫生用最快的速度將孩子“拿”了出來,保住了,但產婦子宮破得很厲害。
取血、止血、找漏洞、子宮修補、再止血……等到下手術臺的時候,已經過去了4個小時,好在辛苦沒有白費,大人孩子都保住了。
但術后第五天,科室醫生在查房時發現產婦不見了,打她和家人的電話,無人接聽,留下兩萬多的住院費、手術費沒繳。
最后,參與手術的所有醫生被罰分攤了這筆欠款。
深夜,一家人抱來個四個月大的女嬰,胸口被一根針扎到只剩針尾,看樣子已經扎了一段時間,周圍組織已嚴重粘連,拔起十分困難。
好好的為什么會在胸口被扎一針?當被問及原因時,孩子父母支支吾吾,奶奶更是輕松地說“不就是一根針,拔出來就沒啥大不了?!?/span>
后來同事告訴我,往女嬰身上扎針,是某些地方的習俗,為了破女命,下胎可以生男孩。
進醫院第一年,我負責過一位老人,肺部感染,呼吸困難,每天需要呼吸機支持,雖然神志清楚,但說不了話。
高昂的治療費引發了子女在醫院走廊的一番討論,話風直指放棄治療,但誰也不敢做出頭鳥,最后子女決定“聽從老人意見”。
幾兄妹來到老人病床前問:“媽,你想回去嗎?想就眨眨眼?!?/span>
老人呆滯著目光瞪了好久,眼里被風吹得裹滿了淚花,最后終于撐不下去,眨了下眼。
“想回去呀,嗯嗯,我們這就去跟醫生說……”
后來主治醫生跟我說“以后你就見怪不怪了,久病床前無孝子,老祖宗早就認識到這個真理,好多看起來的孝子孝孫,真的是在裝孫子?!?/span>
六
一個患白血病的小男孩已經是晚期復發了,家里條件實在太差,但他媽媽變賣了所有家當給他看病。
她說她也明白最終要人財兩空,只是想多挽留兒子幾天多叫幾聲媽媽!
照顧兒子住院期間,她每天白天出去發傳單,發完傳單去飯店刷碗,同時做好
幾個兼職,晚上趕回醫院照看孩子。
實在困了就在床邊趴會,就跟鐵打的人兒似的。
去年在急診科實習,急診留觀室一般都是急性癥狀的病人過來輸液治療留觀。
當天上午來了個年齡50歲左右的叔叔。我端著配好的藥物過去核對完身份。
叔叔突然問“你們這有沒有實習護士?”
“我就是,如果叔叔你不愿意讓我打針我可以喊老師過來?!?/span>
“不是,我就是想讓實習生給我打針,我血管明顯好找,你們多練練手,實在不行多扎幾次就是了,練好了以后我孫女來醫院就少受罪了?!?/span>
說真的,到現在都記得那個叔叔的樣子。
都說醫院是生死橋。
生與死,悲與歡,軟弱與堅強,殘忍與溫柔,每天都在這里發生。
醫者每一天,都在人性的邊緣看盡世間百態。
“醫院的墻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”。
在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,人間最極致的悲歡離合,最艱難的選擇,隨時都在上演。
相關文章